從今年9月份至今,多次在最后時點支付境外債利息的中國恒大(03333.HK),終于還是選擇了暫時性放棄。該集團于12月3日晚發(fā)布公告稱,未能履行一筆2.6億美元的私募債擔保義務,這可能導致債權人要求債務加速到期。
該集團同時宣布,“將積極與境外債權人溝通,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制定可行的境外重組方案”。
市場對于恒大啟動境外債務重組早有預期。9月中旬時,該集團已對外披露,聘請了華利安諾基(中國)公司及鐘港資本為聯席財務顧問。
截至目前,國內規(guī)模房企債務重組案例并不多,可供參考的案例唯有2015年佳兆業(yè),彼時,華利安就曾操盤佳兆業(yè)的債務重組。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恒大此番宣布境外債務重組,或為旗下項目公司加快施工和保交付爭取時間。11月初,恒大集團官方微信對外披露,今年7月至10月間,恒大完成了546個批次交樓工作,涉及184個不同項目。
“現在(恒大)的主要工作只有兩件,一是保交付,二是處置資產。保交付在每個城市每個項目間存在差異,有的項目監(jiān)管賬戶資金足夠支撐到成功交付,但有的項目還有資金缺口,需要集團或者相關部門協調推進工作。”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開啟債務談判
2021年,根據恒大原來的計劃,是利用自有資金償還債務,將有息債務的規(guī)模下降大約1500億左右,整個上半年,該集團的工作亦是圍繞這項任務展開。
該集團中期業(yè)績報告顯示,截至21年6月30日,公司有息負債總額由2020年底的7165億(人民幣,下同)下降至5718億,降債總額為1447億。
但余下約5700億的有息負債,依然讓該集團資金吃緊,因其中約2400億為一年內到期之短期債務,以及這些債務所承擔的高昂利息支出。數據顯示,該集團上半年的借貸平均年利率為9.02%。
在融資渠道全面關閉,銷售回款幾近停滯的背景下,恒大償還債務的資金只能來源于處置資產,包括拋售下屬公司股權、大股東清理個人資產輸血等渠道。據悉,過去兩個月時間內,恒大通過出讓盛京銀行、恒騰網絡相應股權籌集資金逾300億,而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合計籌集個人資金近100億。這些資金一部分用于集團的一般運營和償還到期債務及利息,包括恒大財富的理財產品兌付,以及境內外債的利息開支等,比如該集團在10月和11月均支付了幾筆美元債利息。
隨著該集團在12月3日宣布無力履行2.6億美元私募債擔保義務以及制定境外債重組方案,將意味著恒大有限的資金將暫停用于償還境外債務。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恒大之所以說要做境外債重組,是因為他們違約了,可能會引起所有債務立刻到期,他們必須進行債務重組,從而避免出現更壞的結果。
通常來說,所謂最壞的結果,便是破產清算,那樣的結局之下,對于公司和債權人來說,都是更大的傷害。
恒大此番境外債務重組,將是中國房地產發(fā)展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在2015年,佳兆業(yè)啟動的一輪債務重組中,境內債務共約479.71億元,占比逾7成;境外債務合計約170.4億元,占比約26%。
而恒大目前的境外債總額已逾千億,具體規(guī)模有幾個數據可供參考。據Wind金融終端顯示,截至目前,以中國恒大集團為發(fā)行主體的未到期的境外債務余額合計約154.73億美元;另據恒大發(fā)布的2021年中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其有息負債規(guī)模為5717.8億元,其中以美元計值的規(guī)模為1289.94億元。
債務重組,通常是債務人、債權人雙方協商、妥協,最終達到一個利益平衡點,使得債權人的權益能得以保障,企業(yè)也可避免破產并有望度過財務困難時期。債務重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資產清償債務、將債務轉為資本、修改其他債務條件,以及前述三種方式的組合。
2015年初,當佳兆業(yè)陷入流動性危機之后,該集團給出的債務重組方案,核心措施為保本、降息、展期。其中,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為不削減本金,但票據期限統(tǒng)一延長5年,票息率從6.875%~12.875%大幅下調至2.7%~6.9%,同時前兩年的利息以實物支付,實物計入本金一并計息。但這份方案沒有獲得境外債權人通過。再經歷了一次談判失敗后,2016年3月,佳兆業(yè)給出了第三套債務重組方案,在票息方面給出讓步,安排了三種置換新債券的方式,并拋出激勵計劃,對于在限定期限前贊成該債務重組方案的境外債權人,以現金方式給予等同于債務本金1%的同意費。該方案最終獲得通過。
如果債務重組成功,可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資產負債表,保障公司運營逐步回歸正軌。不過,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恒大此番面臨的境外債重組復雜程度和難度,將遠高于2015年的佳兆業(yè),首先是債務總額較高,其次,目前的房地產市場環(huán)境與2016年前后存在很大的不同,預計重組時間周期也將更為漫長。
首要工作仍是保交付
今年以來,為了達成降債目標,恒大在上半年使用了降價賣房、甩賣資產以及延遲供應商付賬款等多種方式,不過,強行降債的負面效應在年中開始逐步顯現,最直接的便是旗下眾多項目因為拖欠供應商款項等因素而停工。直到8月末,恒大的工作重心才又回到復工復產和保交付上。
9月1日,恒大集團官方微信披露,集團8位副總裁率八大保交樓專項工作組以及各省公司董事長率班子成員、項目總,簽署了“保交樓”軍令狀。在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帶領下,集團上下全體員工誓以最大決心、最大力度確保工程建設,保質保量完成樓盤交付。
半個月后的中秋節(jié),許家印在寫給全體員工的一封家書中再次提出,加快推進全面復工復產,實現“保交樓”目標。
10月22日,許家印又在恒大集團復工復產專題會上表示,原則上恒大10年內不買地,但現在也不能賤賣土地,同時他給出了恒大的自救措施,主要包括全力以赴實現復工復產保交樓,全面實施現樓銷售、大幅壓降房地產開發(fā)建設規(guī)模等。
11月初,恒大集團官方微信對外披露,今年7月至10月間,恒大完成了546個批次交樓工作,涉及184個不同項目。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總土地儲備項目778個,分布于中國233個城市,包括完全竣工及在建的在售項目累計達到1236個。從數據上來看,恒大旗下項目交付壓力仍存。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盡管恒大旗下項目公司的監(jiān)管賬戶內還有總額逾千億的資金,但這些資金都只夠應付部分項目施工和交付,因為各個城市和項目的監(jiān)管賬戶內資金情況是不同的。一些存留比例高達25%或者30%的,基本可以保障交樓;但有的項目銷售款此前被集團過度抽取,存留比例可能不足5%,就無法保證后續(xù)施工,需要接下來集團或相關部門協調推進工作。“所以復工的節(jié)奏并不一致,有的項目進度快,有的進度慢。”
保交付之外,恒大另外一項工作便是處置資產。其中,股權層面,恒大通過處置恒騰網絡、盛京銀行、嘉凱城、恒大冰泉集團等的股權,合計變現逾320億元;在項目層面,則沒有太顯著的進展。
知情人士稱,處置資產方面,一是將部分地塊退回了地方政府用于再出讓,二是把部分項目股權轉給合作伙伴,所獲得的資金,基本用于所處區(qū)域的的項目施工。
另外據透露,為了保交付,一些供應商亦給予恒大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建筑商可以接受原有欠款先不追討,僅支付后續(xù)工程款項就同意開工等。
有對債務重組較為熟悉的人士表示,恒大將進入境外債務重組階段,并未進入破產程序,這對境內債務的償還、公司的一般運營和工程建設等不會有太大影響。
12月3日,在恒大發(fā)布違約公告后,廣東省人民政府隨機表示,廣東省約談了中國恒大集團實控人許家印,并應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請求,為有效化解風險,保護各方利益,維護社會穩(wěn)定,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向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組,督促推進企業(yè)風險處置工作,督促切實加強內控管理,維護正常經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93dn.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