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周,俄與美歐進行了一系列安全對話會議,試圖為劍拔弩張的烏克蘭局勢降溫,但都無果而終。
1月10日,俄美在瑞士日內瓦率先舉行安全對話。12日,俄羅斯與北約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對話。13日,俄羅斯與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對話。此次系列談判中,俄方代表團由副外長里亞布科夫(Sergey Ryabkov)率領,美國代表團由常務副國務卿舍曼率領。
三場會談后,沒有跡象表明俄羅斯和美歐在烏克蘭和歐洲整體安全問題方面的分歧有所縮小。俄羅斯重申的多項要求,美歐雙方均表示無法接受。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韋進深對此次俄羅斯與美歐安全對話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并不意外。“一方面,雙方的立場和態(tài)度都很明確,在烏克蘭問題和北約東擴的核心議題上,雙方可以談判和退讓的空間有限。”他告訴第一財經,“另一方面,當前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為談判制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雙方誰都不愿成為退讓的‘膽小鬼’。在此情況下,談判陷入僵局并不意外。”
“一次談判解決問題并不現(xiàn)實”
近來,俄羅斯與美歐的關系因烏克蘭問題持續(xù)緊張。美歐和烏克蘭不斷渲染俄羅斯“屯兵邊境、隨時入侵烏克蘭”的威脅,俄方則強調局勢持續(xù)惡化是因為北約不斷擠壓俄羅斯安全空間。
因此,對于上周進行的密集對話會,俄羅斯一直以來所尋求的是禁止北約進一步東擴,以及北約停止在中東歐成員國的活動等。
但是,對于俄方的訴求,參與談判的美國副國務卿舍曼也貫徹了拜登政府歷來的表態(tài):堅定地回絕那些對美國來說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安全提議。比如,他提到,美國“不會在沒有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對烏克蘭做出決定,不會在沒有歐洲參與的情況下對歐洲做出決定,不會在沒有北約參與的情況下對北約做出決定”。
參與后續(xù)會談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在談判后記者會上表示,雙方討論了近年來導致歐洲安全惡化的所有因素,“會議有助于了解對方立場,同時也表明雙方在眾多基本問題上分歧依舊難以彌合。”
對于此次談判對俄與西方關系未來的影響,韋進深認為,無論是對美歐而言,還是俄羅斯來講,談判沒有取得進展的結果,雙方均有所預料,“目前的關鍵并非一定要取得結果,而是如何管控局勢,防止雙方都難以控制的局面出現(xiàn)。”
在韋進深看來,如果出現(xiàn)突發(fā)緊急事件,歐洲的安全局勢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在此情況下,就安全問題進行談判和對話,也是管控緊張態(tài)勢的一種方法,“因此,俄羅斯與美歐的安全對話將會長期化,要求通過一次談判徹底解決所有問題并不現(xiàn)實,而擔心談判破裂將會使歐洲安全局勢徹底惡化則過于悲觀。”他表示,應當認識到歐洲安全問題的復雜性,從現(xiàn)實的角度出發(fā)思考緩和緊張態(tài)勢,而不是人為發(fā)出恐嚇的言論和制造緊張的態(tài)勢。
美國企業(yè)欲奪歐洲市場份額
此前,美國總統(tǒng)拜登就已表示,一旦俄烏局勢急轉直下,不惜對俄祭出“最嚴厲制裁”,比如威脅切斷俄與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SWIFT)支付系統(tǒng)的連接,對俄在航空航天、國防、消費行業(yè)所用的美國技術實施禁運等。
據(jù)美媒報道,在俄與西方關系未能通過對話好轉的情況下,上周五,在美國國務卿能源安全顧問霍克斯坦(Amos Hochstein)牽頭下,拜登政府已與國際能源巨頭舉行了一場閉門會談,望后者為俄烏局勢的惡化可能外溢到能源市場做好準備,在確保能源供給持續(xù)性的同時,能借機增加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在歐洲市場的份額。
一直以來,歐盟約1/3的天然氣供給源自俄羅斯。而美國一旦對俄施加“最嚴厲制裁”,勢必也將影響俄歐間的能源供給現(xiàn)狀,且最終會推高本就高企的歐洲用電成本,為當前的歐盟能源緊張局勢雪上加霜。
至于哪些能源企業(yè)參與了與拜登政府的座談,荷蘭殼牌(Royal Dutch Shell)、??松梨冢‥xxon Mobile)、美國康菲國際石油公司(Conoco Phillips)、雪佛龍(Chevron)、道達爾(Total)、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以及卡塔爾能源公司(Qatar Energy)都拒絕置評。
參與吹風會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國際能源企業(yè)表示,美國政府非常關心它們是否有額外的供給來源。但是,與會企業(yè)均表示,鑒于當前全球范圍內天然氣供給趨緊,很難找到供給量能與俄羅斯相當?shù)牡谌健I鲜銎髽I(yè)也確認,的確被政府方面問及在必要時,是否可以延遲對氣田的維護工作,以確保天然氣供給的穩(wěn)定,“不過,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如果由于沖突或制裁導致能源短缺,美國承諾給予歐洲在天然氣市場穩(wěn)定方面的大力支持”。
根據(jù)IHS Markit的最新報告,美國在2021年12月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并且有望全年保持這一地位。
報告指出,去年,美國是出口國中供應量增幅最大的國家,同比增長52%(2530萬噸)達到7360萬噸。亞洲和歐洲的強勁需求,推動了美國天然氣的高出口量,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在2021年12月底前的兩個月中幾乎是基準期貨價格的三倍,并導致一些原本運往亞洲的天然氣最終運往了歐洲。
目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表示,美國政府的確在為天然氣供給的穩(wěn)定性做兩手準備,“我們正在評估‘最嚴厲制裁’的潛在效益,以找尋降低風險外溢的方式。”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93dn.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