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的地下戰(zhàn)爭:揭秘人際交往中的隱性攻擊》
[美] 蕾切爾·西蒙斯 著
海南出版社·理想國2021年12月版
兩年多前熱映并引起廣泛討論的電影《少年的你》,讓“女性霸凌”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不過電影中的“女性霸凌”屬于肢體動作相當大的“顯性”霸凌行為,相比之下,“隱性”的、非肢體性的霸凌可能要多得多,卻被一般社會中對女性閑適恬靜的刻板印象所掩蓋。作為“女孩領導力學會”的創(chuàng)辦者,蕾切爾·西蒙斯可能是最早專注于“女性霸凌”問題的學者之一,她采訪了眾多曾是霸凌對象和霸凌者的女孩們,直面給無數(shù)女性帶來困擾乃至創(chuàng)傷的畸形社交文化。蕾切爾·西蒙斯指出,比起男生間習慣于“用拳頭解決問題”,女生間的攻擊顯得更為隱秘和復雜,因而從家長到老師,大多數(shù)人都將其視為“女孩的天性”,而非亟待解決的嚴肅問題。然而實際上,相比男孩,女孩往往承載了更多社會要求:受人喜歡比表達真實想法更重要,成為“完美女孩”比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更重要。對沖突和憤怒的回避令女孩們慣于采取“另類攻擊”的方式處理爭端,也令她們頻頻陷入人際戰(zhàn)爭的泥淖之中。蕾切爾·西蒙斯希望能夠重構社會對于女性霸凌問題的認知,讓每一個女孩都能學會尊重和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并為家長和學校提供實際的解決策略。
《伊朗:被低估的文明與未完成的變革》
[英]邁克爾·阿克斯沃西
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有個朋友不久前剛好提起,當她在中東旅行時,發(fā)現(xiàn)伊朗是個相當特殊的存在,似乎不太愿意與其他伊斯蘭國家為伍,并且非常自傲。我說這太正常了,相對于大多數(shù)以遜尼派為主的伊斯蘭國家,伊朗自霍梅尼的伊斯蘭革命以來,一直是什葉派掌權,當然很特殊。另外,它對歷史上曾無比強大的波斯帝國的記憶從未被抹去,面對那些來自阿拉伯半島的“游牧部族”,自覺高人一等也沒什么奇怪的。曾擔任英國外交和聯(lián)邦事務部伊朗事務處負責人的英國學者邁克爾·阿克斯沃西,在本書中通過問答的方式,逐一解釋了與伊朗密切相關的諸多重要問題的歷史根源與演變過程。敘述時間從公元前4000年,印歐人種的遷徙、伊朗的起源、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的創(chuàng)立開始,中經波斯帝國諸王朝、伊斯蘭教征服、阿拔斯革命、巴列維王朝,一直延續(xù)至21世紀初期。當然,其核心依然是當今伊朗的現(xiàn)實問題,比如:為什么伊朗政府公然表示不愿適應西方意識形態(tài)?伊朗何時、何故轉為什葉派國家?哪些因素誘發(fā)了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伊朗的核計劃真是為了擁有核武器嗎?哈梅內伊是否是獨裁者?究竟是誰在掌管這個國家?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93dn.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